公考部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习题精解(6.27)

[复制链接]

904

主题

946

帖子

19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9:0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习题精解(6.27)

      1.朝阳行业就是刚刚兴起,正在发展阶段,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的行业。而夕阳行业则是指行业内竞争非常激烈,已经发展得很完善而且技术水平已相当高,发展上升的空间很小,正在走下坡路的行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属于夕阳行业的一项是(  )

  A.电子信息行业

  B.汽车

  C.生物工程

  D.通信行业

  2.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可分为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两种。描述性规范表明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的,它简单地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适合的。指令性规范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什么是被人们赞同或者是反对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描述性规范的是(   )。

  A.节约用水标语

  B.

  C.安全生产标准

  D.人生规划

  3.所谓传统型权威指的是政治权力的正当性是基于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与传统而来的,在这种统治形式里,统治的维持是靠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法理型权威即以法律和理性为依据而进行统治的形式。由于该种权威不是依赖于个人,而是来自法律,因而就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机制,法律决定的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活力和自身的规律,正是靠这种活力和规律来维持权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理型权威的是(    )

  A.某校领导经常聆听学生意见,不断改善学校工作

  B.某政府首脑专断独行,不顾民众利益

  C.某国首相由于积极投身公益,得到民众的好评

  D.某机关在工作中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得到群众的拥护

  4.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够单独地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所谓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犯罪行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A.小区监控拍摄下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盗窃车辆的视频

  B.被害人的邻居王某提供的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到过案发现场的证言

  C.刑警在凶案现场提取到的男性鞋印

  D.诈骗案受害人姜某提供的自己所遭受的金钱损失的银行记录

  5.人身关系是与人身不可分离、与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包含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人格关系是基于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身份关系是以特定的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根据定义,下列属于身份关系的是(  )。

  A.王某因收养宫某而形成的父子关系

  B.李某将电视机赠与张某而形成的赠与关系

  C.赵某因创作而对《雾霜凝美集锦》改编

  D.沈某基于朋友义气,无偿借给李某一万元人民币1.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马太效应(  )。

  A.在股市楼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

  B.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会廉价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于是循环往复,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

  C.任何人都可能只买了一张彩票却中了大奖

  D.占有人才越多的地方,对人才越有吸引力;反过来,被认可的人才越稀缺

  7.预谋故意是指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态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预谋故意的是(  )。

  A.一青年在夜路上看见一个单身女子,遂起歹念,抢了她的皮包后逃走

  B.老王出门忘记锁门,以至于外人经过时偷走了贵重物品若干

  C.某人开快车,将一路人撞伤致死

  D.甲某与邻居乙某长期关系不合,趁乙某不注意时,甲某向乙某的水井里投毒,致使乙某一家中毒身亡

  8.一个词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去表达其所表达的对象;一种用法是用这个词表达其自身。其中,前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就是词语的意义,一般称之为指称用法;后一种用法通常表达的是这个词语的形式,一般称之为自名用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加括号的词属于自名用法的是(  )。

  A.女性一般喜欢[粉色]

  B.大象一般生活在[密林]之中

  C.“其它”,现在一般都使用“[其他]”

  D.“[商品]”指的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9.“社会人”假设是组织行为学家提出的一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是次要的,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起决定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是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方式?

  A.员工的奖金与绩效挂钩,并且实行秘薪制

  B.鼓励、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培训

  C.对不同年龄层的员工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

  D.上级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10.行政征收,是指一国政府基于公共需要,由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以下不属于行政征收的是(  )。

  A.收取罚款

  B.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

  C.收取公路养路费

  D.收取港口建设费 1.反事实思维通常是在头脑中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然后表现为原本可能发生但现实并未发生的心理活动。根据发生的方向可将反事实思维分为上行反事实思维和下行反事实思维。上行反事实思维,是对于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好的结果;下行反事实思维,是对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坏的结果。

  11.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下行反事实思维的是(   )。

  A.要是当时好好复习,这次考试就可以通过了

  B.如果我发挥的稍微差一点,就与奖牌失之交臂了

  C.如果祖父还活着,他一定不愿意看到今天这个局面

  D.如果没有带这么多东西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跑的快点了

  12.受欢迎的公众指的是组织盼望与其建立和发展关系,对方也有相应的需求,主动与组织建立关系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是指组织单方面希望建立和发展关系,而对方则缺乏相应的热情,需要组织去努力争取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是指组织方面不愿接触,力图躲避,但对方想建立和发展关系并穷追不舍的公众。

  如果我们把企业看作是组织的话,对于企业来说,不受欢迎的公众是(      )。

  A.政府主管部门

  B.慕名而来的应聘者

  C.企业的竞争者

  D.揭发企业不法行为的记者

  13.定义:

  ①级差地租:指租佃较好土地的生产者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

  ②绝对地租: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即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③垄断地租: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以外的一种特殊的地租形态。它只存在于少量自然条件特别有利的土地上。

  典型例证:

  (1)即使是自己承包土地中的稀有矿产资源也归国家所有。

  (2)即使是土地肥力相同、产量相同的地块,由于距市场远近不同,其租赁费用也会有所差异。

  (3)土地所有者对于他的土地,不论是优等地还是劣等地,总要取得一定的地租,否则,他宁愿让土地长期闲置,也不肯让别人无偿使用。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4.孳息:是相对于原物的概念。原物是指依自然属性或法律规定产生新物的物,孳息是原物产生的物。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孳息的是(  )。

  A.供热管道输送的热力

  B.牛肉制成的牛肉干

  C.果树所结的果实

  D.龙眼树上发出的新芽

  15.名誉,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功绩、资历和身份等方面的评价的总和。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主要是名誉的维护和安全。名誉权是重要的人格权,侵害名誉权是分割人格权的常见形式。侵害名誉权的构成须具备以下要件:(1)须有特定的受害人;(2)须为侵害人实施的行为损害了受害人的名誉;(3)须为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哪种情况属于侵害名誉权?()

  A.王宏是市人大代表,在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他陈述了关于市钢铁公司财务状况的报告;其中有关于公司方总经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内容

  B.某单位在评定职称时,某评委指责某人参加评审的著作为抄袭之作,并且痛斥抄袭的风气;后经查实,该著作并非抄袭之作

  C.方萧萧和李旭是同事,交往频繁,方萧萧的父亲知道这个情况后,告诫方萧萧李旭为人阴险,曾经做过不少坏事,并且不许他们继续来往

  D.某作家与王林不和。后来,该作家在他的小说中,以虚构的形式贬低“主人公”的品德和能力;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小说中的“主人公”便是王林




解析
  1.答案: B

  解析: 用略读法,只需知道夕阳行业的特征信息。夕阳行业的定义要点是: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上升空间小,正在走下坡路。A、C、D三项都属于朝阳行业,只有B项属于夕阳行业。故答案选B。

  2.答案: A

  解析: 描述性规范的主体是群体,主要内容是简单地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适合的。没有强制性。A项中节约用水的标语是一种提倡,不具有强制性,符合题意;B、C项都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排除;D项人生规划的主体不是群体,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3.答案: D

  解析:

  法理型权威定义的关键是“以法律和理性为依据而进行统治”。A、B、C三项都不属于依靠法律和理性,不符合定义。D项“依法行政”从而“得到民众的拥护”,符合定义,属于法理型权威。故本题选D。

  4.答案: A

  解析:

  多定义题,要求选择属于“直接证据”的,此定义的关键词是“能够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A选项符合定义的要求,监控视频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B选项中“在案发前到过案发现场的证言”,只是“案发前的”不能直接证明事实;C选项中的“在现场提取的脚印”也无法直接证明事实;D选项中的“遭受损失的银行记录”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方可证明事实,这三者属于间接证据。因而本题选A项。

  5.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身份关系”,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重点阅读“身份关系”。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特定的身份利益”。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身份关系;B项涉及财产利益,不涉及身份利益,属于财产关系,因此不属于身份关系;C项涉及人格利益,属于人格关系,因此不属于身份关系;D项是由财产关系关系引申出的信用关系,还是属于财产关系,因此不属于身份关系。综上,正确答案为A。

  6.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庄家比散户更有经济实力,但庄家赚散户赔,属于好的愈好,坏的愈坏,符合定义。B项中落后地区恶性循环,属于坏的愈坏,符合定义。D项中人才和吸引力组成良性循环,属于好的愈好,符合定义。C项中是风险概率问题,与定义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C都是即刻发生的犯罪行为,只有D项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的犯罪行为。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查定义

  题目考查“自名用法”,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阅读“自名用法”。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为“表达其自身”。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的“粉色”、B项中的“密林”和D项的“商品”,表达的都是词语的实际意义,均属于“指称用法”。而C项中的“其他”表达是这个词语本身,不是其实际意义,属于“自名用法”。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人际关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的奖金、B中的职业培训、C中的管理措施均没有涉及到“人际关系”,D中强调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基于公共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强制方式”、“无偿取得”、“财产所有权”。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收取罚款并不是基于公共需要,而是一种处罚措施,不符合定义。B、C、D项都符合定义中关键词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

  11.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定义判断,是一道双定义题,讲反事实思维,后又延生出上行反事实思维和下行反事实思维,而问题问的是哪个选项是属于下行反事实思维,反事实思维的意思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要是满足某种条件就会发生比真实结果坏的事,A、C、D答案都是没有出现一个坏的结果,只有B答案出现了一个比预期坏的结果。所以B为正确答案。

  12.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不受欢迎的公众”,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阅读“不受欢迎的公众”。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不愿接触”,“穷追不舍” 。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明显不符合关键词“不愿接触”和“穷追不舍”,因此A不属于不受欢迎的公众;B中明显不符合关键词“不愿接触”,因此B不属于不受欢迎的公众;C中明显不符合关键词“穷追不舍”,因此C不属于不受欢迎的公众;D中揭发企业不法行为的记者明显符合关键词,因此D属于不受欢迎的公众。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级差地租:租佃的是“较好土地”,生产者向生产者缴纳“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必须缴纳的地租”;

  垄断地租:“一种特殊的地租形态”,“只存在于少量自然条件特别有利的土地上”。

  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

  例证(1):所谈内容与地租无关,不符合任一定义;

  例证(2):土地“租赁费用”会因为“市场远近不同”而存在“差异”,与“级差地租”的定义对应;

  例证(3):无论土地是“优等地还是劣等地”,总要收取“一定的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定义对应。

  故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孳息”,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阅读“孳息”。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为“自然属性或法律规定”,“新物”,“原物产生的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选项“热力”和B选项“牛肉干”都是经过加工制成的,不符合“自然属性或法律规定”;C选项正确,“果实”是“果树”依自然属性而产生的新物,符合定义;D选项“新芽”是“龙眼树”的一部分,不符合“新物”。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 D

  解析:

  此题的要件包括3个:①须有特定的受害人;②侵害人实施的行为损害了受害人的名誉;③损害他人名誉。A选项中是人大代表行使职责的权利,不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排除;B选项的评委并非实施侵害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要件②,排除;C选项并未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不符合要件③,排除;而D选项中作家小说种的人物贬低了王林,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考部落 ( 冀ICP备16022599号-1

GMT+8, 2024-5-4 03:24 , Processed in 0.187660 second(s), 20 queries .

本站资料收集于网络及网友分享,如有冒犯贵方,请及时联系(QQ:484395237),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